第十章(6/7)
作品:《杀明》 万历皇帝一见,登时心下感动,道:“宋爱卿真忠君爱国之人,好!好!朕便命~~~~~”
万历皇帝的话都还没说完,首辅王锡爵便阻拦道:“圣上万万不可,宋应昌当年提调辽东兵马,征缴倭寇,便与李家父子过从甚密,如今请旨出兵,难保他不会通敌!”
宋应昌闻言大怒,上前就要与王锡爵争执,好在还记得这里是朝堂,强忍着怒火道:“王锡爵,你休要血口喷人,本官一心只为我大明江山社稷,岂是可以容你肆意诋毁的,好!既然你以为本官不可出战,那首辅大人,便亲自领兵,去征缴叛逆,建虏!”
王锡爵闻言,顿时语塞,他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,其实何止是他,现在满朝文武,几乎所有的朝臣,都忙着打点行装,收拾细软,就等万历皇帝下一道南迁的旨意,好出京放生,让他迎着刀尖走,他如何有这个胆量。
李如楠的叛军已经占据了山海关,无需几日大军便能兵临城下,到时候想跑都跑不了。
万历皇帝见状,道:“皆是误国之人,宋爱卿,朕今日便命你为辽东经略,统领辽东军务,征缴李如楠叛军,只盼你勿负朕望!”
宋应昌接了圣旨,当即就准备督办军务,先派出快骑探马,打探关外敌情。
临行之时,又有不少官员前来送行,一边赞叹宋应昌是国之栋梁,一边暗示宋应昌将来的命运难以预测。
这时,八百里快递送上关外情报,有个好点的消息:例如产的兵马到了山海关便停了下来,如今看上去没有进关的意思。
傅成大军之所以不尽管,其实也是李如楠的意思,他现在毕竟还没有做好和大明争天下的准备,特别是山海关以北,努尔哈赤还没有消灭,蒙古人也蠢蠢欲动,似乎想要来这潭浑水里搅一搅,捞些好处。
在没有彻底肃清关外之前,李如楠是不会考虑进关的,饭要一口一口的吃,现在吃的急了,就算是含在了嘴里,也不牢靠。
而且大明王朝存在两百多年,到如今虽然因天灾人祸,闹得民怨沸腾,可终究还没到立刻灭亡的地步。
李如楠不着急,他有的是时间可以等,可大明朝却等不得,过上一日,大明朝就会烂上一分,等到李如楠做好了准备,尽管夺取天下的时候,只怕那时节,大明朝已经成了一棵中空的大树,只要一捅,便会轰然倒地。
傅成没有继续向南进兵,而是吩咐手下的众将,四面出击,那些各地守城的兵将此时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,纷纷投降,总计有将官十七人,千总、百总四五十人,大小城堡驿站共有四十一座,分别是:镇静堡参将刘世熏、平洋桥守堡闵云龙、西兴堡备御朱世熏、锦州都司陈尚志、铁场守堡俞鸿渐、大凌河游击何世延、锦安守堡郑登、右屯卫备御黄宗鲁、团山守堡崔尽忠、镇宁守堡李诗、镇远守堡徐镇静、镇安守堡郑维翰、镇边守堡周远熏、大清堡游击阎印、大康守堡王国泰、镇武堡都司金励刘式章。
这些人都是出身李家门下,如今听闻老恩主的九公子起兵自立,如何敢举兵相抗,纷纷到了辽阳城归附。
此外还有壮镇堡、闾阳驿、十三山、小凌河、松山、杏山、摔马岭、戚家、正安、锦昌、中安、镇彝、大静、大宁、大平、大安、大定、大茂、大胜、大镇、大福、大兴、盘山驿、大洼屯及双台堡的千总和百总,也纷纷云集辽阳城,表示愿意归附。
关外被扫荡一空,所有城池全数归李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杀明 最新章节第十章,网址:https://www.bqg25.org/14083/250.html